針對近日脈脈平臺上傳出美的裁員的傳聞,美的集團官方回應稱,“鑒于對內外部環境的判斷,公司有序收縮非核心業務,暫緩非經營性投資,多措并舉,進一步夯實增長潛力,提高經營業績”??梢钥闯?,面對當下家電業的困境,以及對未來不確定性經濟形勢的預判,家電企業已經開始逐漸收縮調整戰略重心。
從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沖擊,到2021年進入常態化防控后上游成本和海外市場為家電業盈利帶來挑戰,再到進入2022年,國內疫情再度反復且影響范圍擴大,給家電市場造成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。根據奧維云網數據,一季度中國家電零售額同比下降10.3%,其中線上市場罕見性下降6.7%。消費意愿疲軟,市場需求釋放嚴重不足。
“整個家電行業都處于非常嚴峻的狀態,這種局面可以說過去20年未曾有過”,有家電行業觀察人士如此分析稱。面向未來,行業的艱難時刻還要持續多久?業內人士普遍不持樂觀態度。有分析人士稱,如今家電行業多重因素影響,增長非常緩慢,很多企業靠國際市場拉動整體營業額的增長,未來兩三年行業發展的形勢非常嚴峻。
此前有相關媒體報道,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在近日美的集團的一場電話會上表示,“未來三年行業會面臨比較大的困難,是前所未有的寒冬”。日前中國家電網記者采訪深圳某廚電企業負責人,他也向記者提到并強調了類似的觀點,“未來幾年家電行業的日子不好過,會越來越難,即使是一直保持兩位數增長的集成灶品類,我們預判增幅大概率也會有所放緩?!?/p>
當市場低增長成為一種事實或者說常態,對于眾多家電企業和商家來說,調整企業競爭重心將是一種必然。根據鈦媒體消息報道,lg等外資品牌的電視業務去年一周之內接連退出蘇寧、國美。去年下半年開始,長虹、創維、康佳、TCL等也進行了一輪連鎖大賣場的撤場或者收縮調整。近日,國美也被爆出總部裁員40%,7個子公司中,國美零售、真快樂APP、打扮家都有不同程度的裁員。
懂得搏擊之道的人都知道,收拳往往是為了下一次更好地出擊。對于家電產業鏈上所有企業和商家來說,道理同樣如此,未來兩三年的企業經營、市場擴張、轉型調整過程中,都要學會開啟新一輪的“適度收縮”周期,從而達到控制成本和費用,管理風險和危機。畢竟,無論規模大小、實力強弱,只有活下去、還存在,才能在未來擁有變道超車的可能。